截至去年,新能源汽车要“退役”的动力电池超过20万吨,我国迎来了首批新能源电池的回收问题,面对这一现象,“退役”的动力电池不能随意处置,一是对环境造成影响,二是动力电池内含丰富的金属物质,例如铜、镍、钴、锂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面对动力电池的“退役”问题,应该怎么做?首先可以运用回收利用模式,有效回收当中的金属物质,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自己供给,降低对资源依赖,缓解原材料的供需紧张,能有效降低制造时的碳排放量;其次还可以进行回收提取,运用到储能,缓冲发电量的不均衡性,使供电输出稳定平稳的输出;最后进行有效利用,将动力电池进行拆解重组,应用到储能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领域。
目前有资质回收动力电池的正规企业,也面临着回收困难的问题,现在国家没有强制性回收动力电池,许多的车主为了方便,将报废的汽车给车贩子代办报废手续,车贩子将有价值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单独出售,导致正规的回收企业面临没有电池回收的现象。
除了回收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动力电池的拆解问题,因为动力电池的型号不同,拆解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大部分需要人工分类处置,导致了回收动力电池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加了,盈利模式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一些不正规的小作坊,随意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随之产生的废气、废电、废渣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污染了环境,也存在了一些安全隐患。
2018年工信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出台了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一系列政策,初步建立以汽车生产为主,生产者责任的延伸制度,目前,设立许多回收服务网点,政府加快推进了动力电池回收的立法,完善监管措施,加强了技术创新,持续推电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培养T字利用和再生利用的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