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混合所有制或成环保业最优商业模式

2019-12-13 10:585460
 “截至今年11月,国资委95家央企中53家涉足环保产业,几乎涵盖环保产业所有细分领域。” 日前,环境商会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肇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上透露。
 
  近几年,诸多实力雄厚的国资入局环保产业,包括三峡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电建、中广核等,加剧整个行业的竞争和整合,形成国企央企主导投资、民企专注细分市场技术的新格局。混合所有制成为环保行业的重要标志。
 
  从入股到入主
 
  国资“接盘”民企程度渐深
 
  2018年上半年,东方园林发债失利,推倒环保行业“多米诺骨牌”。今年,环保民企纷纷“变身”,国资纾困行动持续进行。
 
  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之一的长江经济带已成为国资央企的发力点之一。
 
  三峡集团从“开发长江”向“保护长江”布局。最新公告显示,三峡集团11月11日场内以每股平均价3.99港元增持北控水务70万股,涉资约279.3万港元。
 
  12月3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额度100亿元的长江大保护专项合作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
 
  据华西证券统计,去年至今,实际转让或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民营环保公司共计15家,其中12家实控人授权方为央企国企,占比高达80%。
 
  有业内专家表示,国资入股民营上市企业,寻求战略合作本不足为奇,但与之前“小打小闹”的合作不同,这次国资入股民企的程度更深、参与更多。“不少企业涉及大股东易主或管理权变更,经营方式和理念随之而变;其次,今年国资瞄准的对象,如东方园林、启迪环境、碧水源等均为民企‘佼佼者’,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国资民企优势互补
 
  合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成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环保行业也不例外。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霆认为,民企此前遇到一些困难,正好国资央企想进入环保行业,合作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中国环保企业体量还不够大,未来最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混合所有制。”
 
  国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国资民企的合作,从市场层面看,确实带来了双方优势的互补,不仅缓解了民企的资金压力,也带来了民企在政府关系、资本、业务拓展等方面积极的影响,而优质的环保资产也能让国企快速完成环保布局。
 
  民营企业代表之一的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表示:“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地方上市公司,国企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进入大区域时代,单个环保企业难以满足项目需求,参与企业需要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国资央企带头,有它的合理性。”
 
  国信证券研报分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特点是大投资、大工程、回报周期长,更适合由国企主导投资,由民企提供设备、技术和工程的支持配套。“环保行业在今年的反向混改逐渐完善后将着手开始加速工程进度,明年由三峡集团等央企主导的大环境综合整治将显著放量,带动相关环保公司业绩上行。”
 
  机制整合任重道远
 
  找准定位苦炼内功是关键
 
  光大公用环保团队表示,2020年将是环保行业走出“危机”的关键之年,一方面国资入主后将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扛起投资大旗,带领行业走出低谷;另一方面提标提质、精细化处置等要求已成为当下政策的关注重点,这也将持续推动行业向更有效、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接盘”容易整合难,环保市场多为民营企业,“小、快、散”,较为看重短期利润,相比环保民企灵活、激进的风格,国资环保企业的风格相对稳健,两者决策机制、市场运作、企业文化等存在一定差别。
 
  国信证券公用事业证券分析师姚健认为,通过融合发展,环保行业不断形成规模强大、竞争力强的平台或者集团。国资进入环保民企的影响,具体还要看双方的融合程度,特别是机制整合任重道远。
 
  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产业发展目前遭遇变局,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在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下,应落实企业平等竞争的理念,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至关重要。”
 
  “对身处其中的环境企业而言,无论所有制的类型、规模大小,都需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管理水平,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坦诚合作才是应变的良策。在经历以资本为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将会更大程度的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赵笠钧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62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39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4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