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环保餐具“不环保”亟须“监管消毒”

2019-12-13 11:045900
 由竹纤维或玉米面等制成的“天然”原料餐具号称健康环保,但德国食品安全部门近日警告说,这类餐具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能在高温时进入食物,危害人体健康。(12月11日《健康报》)
 
眼下,在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里,各种环保餐具开始“登堂入室”,环保筷子、环保碗具、环保盘子、环保杯子、环保盒子等一应俱全。由于这些餐具都以“环保”自吹,且宣传广告铺天盖地,因而消费者选购这些“环保”餐具的越来越多。
 
但这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环保”餐具真的“环保”吗?据德国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这类餐具大多含有三聚氰胺、甲醛等成分,在装咖啡或茶等热饮,或在微波炉中加热时,其中的有害成分可能会释放迁移到食物中。公报说,对全德56种此类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四分之一样品的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11%样品的甲醛迁移量超标。最严重的情况下,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量分别高出限值4倍和19倍。而一旦长期摄入三聚氰胺可能损害生殖和泌尿系统,而甲醛不仅会刺激皮肤和黏膜,还可能诱发癌症。可见,环保餐具并不“环保”,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健康风险。
 
环保餐具“不环保”亟须“监管消毒”。首先,要把好环保检测关。相关检测部门应有“源头治理”理念,要牢牢把好各种“环保”餐具的环保检测关,绝不让不环保、不合格的餐具流入市场,从而避免一些不法厂家或商家打着“环保”的幌子,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毒害消费者。其次,要加强监管。工商、食安等监管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把监管纳入常态化工作之中,经常性地开展监督和检查,确保环保餐具在“监管范畴”之中。其三,要加大处罚力度。相关执法部门对故意以虚假、夸大宣传的方式推销“有毒”的环保餐具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采取“黑名单”制度,或“高额罚单”,让厂家和商家为自己的无良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切实履行契约,不生产、不销售“有毒”“有害”餐具。
 
当然,还需大力普及相关环保知识。检测部门不妨通过环保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让广大消费者知晓所谓的“环保”餐具中存在的健康风险,从而帮助广大消费者理性选购环保餐具,确保自身健康权益不受损害。
 
只要检测把关,监管跟进,处罚从严,再辅以相关知识的普及,就一定能有效防控环保餐具“不环保”的健康风险,从而为“不环保”的环保餐具进行彻底的“消毒”,以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安全、健康、环保的餐具销售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昨天(4日),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这个示范区覆盖

0评论2024-03-06500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 | 两会时间
中国能源网3月5日讯(记者 刘澄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对供电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建议,要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缩小城

0评论2024-03-06492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