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光大国际取得多个垃圾发电项目 新增垃圾日处理规模4500吨!

2020-05-22 16:056650
 2020年5月22日,香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光大国际”或“公司”)欣然公布,公司日前陆续签署4个垃圾发电项目,新增垃圾处理规模4,500吨/日,涉及总投资约人民币28.15亿元。新项目包括:河北张家口垃圾发电项目(“张家口项目”)一期、河南信阳垃圾发电项目(“信阳项目”)一期、湖南永州南部垃圾发电项目(“永州南部项目”)一期及衡南垃圾发电项目(“衡南项目”)。
 
张家口项目一期涉及投资约人民币11.60亿元,将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建设,特许经营期30年。该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1,800吨,将配置3台600吨/日机械炉排炉和1台36兆瓦中温中压汽轮发电机组,预计每年提供绿色电力约2.12亿千瓦时。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烟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优于欧盟2010标准。作为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还将配置多个生活垃圾转运设施,预计每年可收集垃圾约28.8万吨。目前,张家口项目一期已获纳入《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8-2030年)》,待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根据项目协议,项目公司获取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情况与垃圾处理服务费调价机制相关联,以保障项目的合理收益。
 
信阳项目一期涉及投资约人民币7.90亿元,将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特许经营期30年。该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1,500吨,将配置2台750吨/日机械炉排炉和1台3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预计每年提供绿色电力约1.98亿千瓦时。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烟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优于欧盟2010标准。目前,信阳项目一期已获纳入《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8-2030年)》,待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根据项目协议,项目公司获取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情况与垃圾处理服务费调价机制相关联,以保障项目的合理收益。
 
永州南部项目一期涉及投资约人民币4.35亿元,将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特许经营期30年。该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600吨,将配置2台300吨/日机械炉排炉及1台12兆瓦汽轮发电机组,预计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9,513万千瓦时。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烟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优于欧盟2010标准。永州南部项目一期已获纳入《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9-2030年)》,待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根据项目协议,项目公司获取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情况与垃圾处理服务费调价机制相关联,以保障项目的合理收益。
 
衡南项目涉及投资约人民币4.30亿元,将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特许经营期30年。该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600吨,将配置2台300吨/日机械炉排炉及1台12兆瓦汽轮发电机组,预计每年提供绿色电力约9,270万千瓦时。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烟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优于欧盟2010标准。衡南项目已获纳入《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9-2030年)》,待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按照相关要求积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根据项目协议,项目公司获取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情况与垃圾处理服务费调价机制相关联,以保障项目的合理收益。
 
光大国际行政总裁王天义先生指出:“今年以来,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外部形势多变、行业政策调整等多重挑战,光大国际市场拓展工作更加稳健,除大力拓展轻资产化新业务外,传统优势业务垃圾焚烧发电则更加关注项目品质、盈利水平特别是国补落实与调价机制的完善。光大国际将在非常时期积极统筹、双轨推动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有序推进各阶段项目进度,助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昨天(4日),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这个示范区覆盖

0评论2024-03-06408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 | 两会时间
中国能源网3月5日讯(记者 刘澄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对供电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建议,要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缩小城

0评论2024-03-06383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推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 服务电力布局优化 | 两会时间
中国能源网3月5日讯(记者 刘澄谚)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综合效益巨大,但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将带来调节难度大、消纳困难、外送通道不足、运行风险复杂等一系列挑战,如何实现稳定安全可靠的远距离大容量电力

0评论2024-03-06374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