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博弈新能源 真转型还是蹭热点 专家提醒理性看待

2022-07-14 11:172460

 

 

过去一年,锂电产业链站上风口,吸引来诸多新进入者,其中既有遵循逻辑延伸产业链的公司,也有无甚关联的“门外汉”,不少跨界项目让人不免怀疑其有蹭热度之嫌。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跨界投资热门赛道,不具备独特竞争力、不能突破行业壁垒的跨界者最终仍会被淘汰出局。


多家公司抢新能源赛道


据极目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布局锂电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就超过30家,其中去年至今布局的已有十余家。梳理这些公司,转型的路径类型各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是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链的自然延伸。


惠云钛业6月20日公告表示,与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拟合作建设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其中公司牵头投资约62亿元,重点投资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及配套投资上下游产业的项目。


早在惠云钛业之前,国内大型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已经在全面布局锂电领域。今年3月,金浦钛业宣布斥资100亿元进军锂电产业;2021年8月,国内最大钛白粉企业龙佰集团宣布耗资47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等项目;2021年2月,中核钛白公告称,拟投资1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如果说产业链公司“小跨一步”是情理之中,那么有些公司的跨界步伐之大确实超出意料。


7月5日,湖北服装企业美尔雅发布公告称,7月1日,公司与阿拉善盟新能燃气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美尔雅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新能燃气全资子公司内蒙古致远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储能储气项目。公告显示,双方将在资源开发、能源管输、储能储气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促进区域能源项目发展,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


做羊绒纺织的中银绒业6月13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鑫锐恒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德阳市生态环境局批复,同意其投建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2021年上半年,中银绒业已经发力新能源,5000万元连续收购了两家锂电企业。


股价异动引发监管问询


记者注意到,仅从股价的表现来看,各类企业的跨界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这些动作也持续受到监管关注,多家公司先后收到关注函。


6月18日,“养猪大户”正邦科技宣布将与国家电投就投资开发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项目建设建立合作,预计投资总额将达到400亿元左右。消息公布后的6月20日,正邦科技涨停,股价一度创下4月21日以来新高。当晚,深交所下发关注函,问询此次新能源合作事宜。正邦科技解释称,项目前期主要将由国家电投进行投资建设,公司将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无资金流出。也就是说,所谓豪掷400亿元进军新能源,并非将真金白银投入,而是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


此前被指“蹭热点”的还有上市房企宋都股份,由于涉锂,公司股价一度在16个交易日内拉出12个涨停。后在股价高涨之际,该公司出售员工持股计划股票套现约2.2亿元。此外,主营钢材煤炭贸易、同样于近期表示筹划涉锂的*ST园城,在搭上概念后股价也连续攀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政策红利“退潮”后,储能产业怎么走
今年初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这被视为“强制配储”时代终结的标

0评论2025-05-2015

储能企业掀起赴港上市热潮
近日,南都电源公告称,为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储能产业链企业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0评论2025-05-2019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