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汽车出口忙,中国车企须直面新挑战

2022-07-20 11:441050

 

     

今年上半年,尽管一度因为上海、吉林等地疫情遭遇“产业链断供”的压力,但中国汽车业仍然拼尽全力推动复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7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中国汽车产业链走出了低谷,汽车出口更是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增长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汽车企业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57.4%,创历史新高。其中,乘用车出口19.8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65.6%;商用车出口5.1万辆,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32.4%。今年上半年,汽车企业共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尽管俄乌冲突影响了部分出口市场,但根据我们从企业了解的情况,目前多数企业海外订单情况良好,没有回落的迹象。”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品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认可。同时,相关企业也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汽车出口的最大亮点,一些企业已经成功进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他表示,中汽协方面判断,未来我国汽车出口还将有更亮眼的表现。

迎战下半年保供应

比逆势攀升的销量成绩单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受住了巨大考验,体现出更强大的韧性。有分析认为,随着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规模效应继续加强,我国汽车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培育、鼓励和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后,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厮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初步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整车出口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仅有7%和15%。

实际上,在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划出的“U形”走势中,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

比逆势攀升的销量成绩单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受住了巨大考验,体现出更强大的韧性。

陈士华解释说,尽管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汽车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影响,但各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资源优先向新能源汽车集中,“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中国制造业和供应链不仅率先复苏,也基本保持了稳定,这为汽车出口量上涨奠定了基础。”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数字接连上涨,最能反映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成绩。

盘和林分析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亮眼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中国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催生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策源地和风向标;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畅等原因,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出口大国面临极大挑战,而中国在这些领域进行了针对性布局。

日前,有德国媒体在报道中指出,德国工业原材料短缺加剧,在汽车制造业,存在供应链问题的企业比例尤其高。由于零部件短缺,汽车制造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导致目前德国新车积压订单创下历史新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62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39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4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