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投资近237亿元!《常州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

2022-11-17 11:291310


 2022年11月14日,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常州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以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夯实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基。

 

  《行动计划》明确,常州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形势新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包括城镇生活污水收集能力不足、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及养护不到位、工业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危险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能力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利用三年时间,常州市将实现全市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具体指标如下:

 

  ——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90%以上,累计新建、改造污水管网超80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提升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实现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和主要涉水行业所在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

 

  ——环太湖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及其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率均继续保持100%,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蓝藻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质油(气)品力争市场全部消纳。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目标。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能力。

 

  ——生态保护能力建设目标。到2025年,至少建成11个生态安全缓冲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得到完善,外来物种入侵得到基本控制。

 

  ——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建设目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累计超过300兆瓦,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左右,建成覆盖全市与电动汽车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建立与人口分布、市民出行和城市交通相适宜的公共充电网。

 

  ——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目标。到2025年,形成水陆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与生态质量监测监控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目标。高水平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目标。到2023年,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到2024年,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全面加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昨天(4日),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这个示范区覆盖

0评论2024-03-06404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 | 两会时间
中国能源网3月5日讯(记者 刘澄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对供电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建议,要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缩小城

0评论2024-03-06377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推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 服务电力布局优化 | 两会时间
中国能源网3月5日讯(记者 刘澄谚)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综合效益巨大,但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将带来调节难度大、消纳困难、外送通道不足、运行风险复杂等一系列挑战,如何实现稳定安全可靠的远距离大容量电力

0评论2024-03-06369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