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6家环保机构发起倡议,呼吁禁止生产和使用氧化降解塑料

2022-12-09 11:3896920

 

摆脱塑缚、无毒先锋、零萌公益、中华环保联合会、绿石环境保护中心、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6家环保机构联合发布“禁止生产和使用氧化降解塑料倡议书”,呼吁企业停止生产、采购含氧化降解塑料的产品,不再错误将其宣传为绿色环保产品;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要求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氧化降解塑料制品。


在这个追求方便快捷的时代,塑料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卖餐盒、快递包装、购物塑料袋……这些一次性塑料用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一旦未得到妥善的处置,塑料垃圾会泄漏进环境中成为“白色污染”。


污染防治作为我国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已得到重视。针对塑料污染问题,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号称史上最严的“限塑令”。但塑料制品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方案的一环,“可降解塑料”的字眼出现在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文件中,商家企业也纷纷开始更换使用可降解塑料。


然而,摆脱塑缚氧化降解塑料项目官员陈沁园指出,被统称为氧化降解塑料的热氧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虽然也属于国家标准里的可降解塑料,但因其存在的微塑料污染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摆脱塑缚今年曾对市面上销量最高的30款声称可降解的塑料袋进行测评,发现其中9款是氧化降解塑料袋,只有3款是生物降解塑料袋。“氧化降解塑料”因其成本较生物降解塑料低廉,应用更为普遍。


氧化降解塑料指通过在不可降解塑料(如聚乙烯PE)中添加光敏剂或氧化催化剂,以加快其在光照或含氧环境中的降解过程。然而,其降解产物除了有二氧化碳、水等自然产物,还有微塑料和增塑剂等添加剂。添加剂对自然环境有污染,而研究更发现微塑料在环境中可存在很长时间。不仅如此,微塑料可以从环境中吸附污染物,并随着在表层土壤中长期积累和径流迁移,最后降解成粒径更小的微塑料甚至是纳米塑料,迁移到地下水,从而可能进入人体。


清华大学环境研究院的温宗国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塑料污染治理的重点仍是解决传统塑料环境泄露后的环境影响问题。摆脱塑缚认为氧化降解塑料泄漏到环境后的污染风险不低于不可降解塑料,因此不该被推广使用,这点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季君晖的看法一致,其表示:“目前,学术界或产业界讨论可降解塑料时,一般也不把光降解、热氧降解塑料纳入其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32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17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13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