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锦州永杉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补充披露的公告

2023-05-05 10:03630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锦州永杉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锦州吉翔钼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4月17日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锦州吉翔钼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3】0302号),现公司就2022年年度报告进行补充披露:


1.关于锂业。年报披露,2022年公司以4.8亿元向关联方收购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永杉”),新增锂盐业务板块。湖南永杉于2022年全部建成投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98亿元,利润总额8.93亿元,是公司盈利的最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公司锂业板块毛利率42%,其中南方、北方、华东地区毛利率分别为47%、44%、33%。


请公司:(1)结合锂盐产品市场供需情况、锂精矿等原材料来源及成本、产品价格、客户群体等,分析公司不同地区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并比较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水平;(2)结合近期锂盐产品价格走势及供需情况,分析公司盈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并说明应对锂盐价格波动的措施。


公司回复:


(1)结合锂盐产品市场供需情况、锂精矿等原材料来源及成本、产品价格、客户群体等,分析公司不同地区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并比较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锂电池关键材料锂盐产品的市场同样保持迅猛势头。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年末较年初上涨2-3倍,锂盐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全球电动汽车产销“狂飙”,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增。韩国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17.9GWh,同比增长71.8%,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95GWH,在装车量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个席位,合计市场份额达60.4%。


储能方面,根据GGII最新调研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速达170%。根据GGII最新统计,国内主要的储能锂电池企业订单量增速几乎都超200%以上,部分企业订单生产排期已经到2023年Q2。部分头部电池供应商2023年释放的产能已在2022年Q2被下游客户锁定,GGII预计2023年一二线品牌储能电芯仍将处于相对紧俏的状态。出口方面,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3,426.5亿元,同比增长86.7%,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全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自美国实行《通胀削减法案》(IRA)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中国电池厂商开始加快走出中国市场,实现向全球市场的飞跃。


伴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2022年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锂盐市场同样保持迅猛势头。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最高点为年末59-60万元/吨,最低点为年初的29-30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最高点为年末57-58万元/吨,最低点为年初的22-23万元/吨。自2020年以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呈现持续上升趋势。SNE Research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有望达到794GWh。彭博社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对电池的总需求将分别超过1.5TWh和3TWh。这必然会带动锂材料需求大幅增加。


2)2022年,公司前三季度所耗用锂精矿主要来源于2020年及2021年购入的澳大利亚锂精矿,平均采购成本0.30万元/吨。四季度,为满足持续生产及销售需求,公司以3.75万元/吨平均价格采购锂精矿,矿石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因原材料成本采购差异,公司四季度单位成本大幅提升,导致毛利率大幅降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37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21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17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