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如何通过“标准化”破解环保企业的困境?

2023-05-30 10:30890

 

二十年来,中国环境产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迅速发展。在市场的推动下,产业链不断升级、规模不断扩张、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然而,目前环境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并非刚性组合,而是柔性组合,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此外,过早的资本化热潮催生了非产业化的野蛮生长,加重了行业的无序。



因此,环境产业需要思考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化和产品化,并建立国家认可的标准体系来衡量行业的价值呈现和定义高价值。高标准引领高质量,让用户为高标准和高价值买单。



高质量发展之下,标准化、产品化、产业化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在通向高质量进程中,产业化成为最关键的那一条路径,需要全行业各类企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产业化具体体现为:



一是品类,精细化、多元化的客户场景;



二是品质,稳定化、工业化的客户体验;



三是品牌,市场化、长期化的客户服务。



三个“品”字都需要以“产品”作为载体,且都以“标准”为基核。



所谓产品化,即是将服务、技术和装备以统一的逻辑固定到“产品”中,从而脱离工程和项目传统打法,将产业拉出中等收入、低估值两大陷阱,走向高质量。这一过程,唯有高水平的“标准化”才能将无形的规范制式和统一要求融入到有形的产品制造、交付、服务中。



以标准化体系建设来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一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急需引领高质量方向的标准体系,二是环境技术型企业缺乏技术产品化标准指导与技术保护,三是环境公共服务的服务质量需要高质量的标准定义。



为此,E20环境平台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成立“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希望能联合环境企业通过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支持产业升级建设的同时为环境企业工程产品化、技术产品化、服务产品化提供标准化动力。



环境产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未来?



标准从层级划分,可分为国标、行标、地标、团标和企标5个层级。前三类标准考虑全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差异,指标设置水平不能太高,高水平的标准只能在团标和企标当中。



以实际意义看待环保标准中的“两级五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了“世界观”,环境监测类标准和综合管理类标准提供了“方法论”;与市场供给的环保标准形成二元关系的主要是合计占比25%的环保产品标准,具体包括环境保护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及其成套装置、供排水器材设备、水处理剂这四大类环保产品,以及风机、泵、分离机械、锅炉及其辅助设备这四大类通用产品中用于环保领域的部分。



政府供给标准对环保产品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占比高达70%的行业标准,以及虽然占比21%但却拥有最高优先级的国家标准,相较之下,占比仅有9%的地方标准无论在数量还是等级上都居于末尾,反映出环保产品专业属性明显强于区域属性,非标态明显多于标准态的特点。



着新“三高“(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口号的提出,政府供给环保标准愈发因为缺口大、标龄长、基准低这三个关键词而显得捉襟见肘。



在这个大背景下,2021年10月的世界标准日到来之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卡点发布了面向2025年至2035年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并明确表示要大幅提升后者比重。



这意味着,环保标准体系正逐渐发生变革,从以国家标准等政府供给标准为绝对核心,变化为以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双重并重的新局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标准之争就是话语权之争。谁制定标准,谁就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纵观整个环保领域,大量环保设备设施和技术设备尚未形成质量分级和领跑者标准。环保企业应把握好此次标准体系变革的契机,积极参与领跑者标准研制,给行业树立标杆,形成质量分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35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20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16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