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探索推进上海和台北在环保领域的实体化合作

2023-08-24 09:303260

 

 

晏波表示,未来在加强领导互访、部门交流的同时,推动更多环保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组织参与,探索以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推进环保科研攻关、技术交流、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实体化合作。

杨舒鸿吉 14小时前浏览 12.7w来源: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2023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8月30日在上海举行,台北市市长蒋万安将率团来沪出席论坛。

今年恢复举办分论坛,涉及“低碳永续”、“智慧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界面新闻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十多年来,两市在环保领域保持着频繁的接触与互访,推动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介绍,双城论坛举办至今,仅环保领域就已开展了20多次互访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往来,累计已有数百人次参加。双方既有政府管理部门,还有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既有实地考察也有远程交流。

上海与台北都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大都市,都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城市低碳转型等共性问题和挑战。

过去十年间,双方以落实备忘录为契机,围绕环境监测、环境教育、垃圾减量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大气污染防治等热点重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了环保领域管理、研究、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2017年上海台北双城论坛中设立了环保分论坛,双方围绕PM2.5来源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向公众提供预报服务、清洁空气行动方略等大气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展开交流研讨。

据晏波回顾,2010年上海团在考察台北时,发现台北的工业区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建设起步较早,空气自动监测站设备先进,特征污染物监测技术领先,监测仪器运维和数据质控管理等方面较为成熟,值得上海学习借鉴。

在此基础上,上海加快推进大气监测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立体监测网络,涵盖19个国控点和35个市控点,以及多个超级站、交通站、海岛站等专项监测系统。

针对工业园区,上海推进空气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控和预警体系建设,在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8个大型产业园区和2个附属化工区,建成了60余个空气特征污染自动站(车),涵盖150余个监测因子,为异味溯源和事故应急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扬尘监测,上海建成了覆盖全市建筑工地、堆场码头、市政道路的扬尘在线监控网,设置了4500个在线监测点位。

晏波说,随着大气环境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上海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的精准度不断提高。近十年来,上海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取得历史性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87.1%,比十年前提升了21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60%,是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主要水体水质优良比例95.6%,比十年前提高了84.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18.5%,增加了432平方公里,约相当于308个世纪公园大小的面积。

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AQI优良率为87.8%,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主要水体水质优良比例92.3%,与去年同期持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27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13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08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