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3-11-07 12:5734120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副题)

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政协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 车俊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在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开展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建议:

强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学习。结合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细化重点工作切口建言献策。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大兴调查研究,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建言资政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深化民主监督。坚持协商式监督定位,持续加大对三北防护林、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工程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民主监督力度,实事求是反映情况,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优化对生态突出问题的协同研究协商。加强横向、纵向之间和区域、流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开展跨界别、跨专委会、跨领域以及与地方政协的联合调研、专题研究、民主监督,助力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政协人才、智力优势。充分调动政协常委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政协人资环委和环境资源界委员发挥专业优势,政协委员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

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 阮成发

践行严密法治观,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责任。建议:

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制度。推动立法模式从“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向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协同共进转变。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地方立法,使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提升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能力。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理顺执法体制,优化综合执法机制,明确执法权限,建强执法队伍,强化科技化手段。更新执法理念,变被动回应型执法为主动回应型执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健全完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侦办、起诉、审理破坏自然资源案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作用。推动建立跨区域联防、联动、联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作机制。研究制定行刑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部门线索告知并配合公安机关取证、侦办制度,统一鉴定评估标准。推进专门公益诉讼立法。

推动治理模式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治理,向高水平监管转变。加强审计监督,规范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使用,实现专款专用;根据立法调整增加用于自然保护地的资金项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