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出炉

2018-02-28 10:297400
 杭州市城中村建设又有新进展。近日,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正式出炉。根据规划,全市改造范围内将新增114所幼儿园、87所中小学、27处医疗卫生设施以及45处文化设施,打通断头路90余条。

“我们会同各区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景区、开发区、滨江区八个区的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以及拱宸、玉皇等村的城中村改造‘一村一方案’,规划已于2017年底批复。”杭州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规划不是“就村论村”的修修补补,而是从全市、各区的视角全面统筹了主城区178个城中村改造工作,补足城市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规划,此次城中村拆除用地近一半被规划为“三公”(公共服务、公用设施、公共空间)用地。这意味着,随着城中村改造深入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增多,城市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城市景观风貌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事实上,这也是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应有之义。

以滨江区为例,滨江区全区共有29个城中村纳入改造计划,涉及3个街道(镇),户籍人口10万人,改造总户数2.58万户。根据改造要求,本次改造的29个城中村中,24个为拆除重建、5个为拆整结合。通过此次“一区一规划”改造,全区可以腾出178.4万平方米的“三公用地”,包含63.8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将新增10所幼儿园,共129个班;10所小学,共360班;3所中学,共102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54班;1处医院;1处文化设施;8处社区邻里中心。

不仅如此,在这个基础上,滨江区还将在本次城中村改造中新增52.7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其中包括2处广场空间以及多处绿地空间,未来可打造街头公园,沿街、沿河绿地景观,基本实现拆迁改造地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以及全区景区化的目标。同时,通过规划改造,全区可打通区内城市次干路7条,可实施城市支路近50条,可以腾出5处社会停车场用地、2处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这样的变化,对于西湖区而言,显得更加突出。根据此次西湖区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西湖区全区纳入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共有83个,其中67个村纳入本次规划中,58个拆除重建、1个拆整结合、8个综合整治。通过规划改造,未来将新增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14所小学、33所幼儿园,新增70余个文化、体育、医疗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新建道路近百条,打通断头路20余条。

“通过本次城中村改造,可以实施的教育配套总量得到了显著增长,配套设施标准也将有较大提升,设施分布更加公平均衡,有效缓解了城区供需矛盾、城郊教育缺乏的突出问题。全区路网整体服务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西湖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城中村改造规划着重强化各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同时注重街道、社区级文化活动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内涵提升,全面提升城中村文化特质。

这仅仅只是全市实施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中的一个缩影。

目前,杭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正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展示,市民群众可前去参观,看看生活区域周边的新变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全面应用于华龙一号新机组
4月27日,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展期间正式发布。据了解, “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0评论2025-04-2911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

0评论2025-04-2913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

0评论2025-04-2914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