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土壤防治先行区建设意见发布 推动土壤监测仪器仪表发展

2018-03-09 10:223380
 日前,环保部印发《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广东省韶关市、湖南省常德市等6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并要求力争在2020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大量的工业企业被关停并转、破产或搬迁,腾出不少遗留场地,这些场地往往涉及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废弃物污染等诸多问题。不少区位好的工业场地由于土壤污染迟迟得不到再开发利用,成为城市的“毒瘤”。

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但是,与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相比,我国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土壤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能够达到30%以上。因此,国内土壤修复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信建投李俊松说。

据此,有相关机构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空间可达1.3万亿元,其中,耕地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3960亿元,城市场地修复规模约为7600亿元,油矿区治理规模约为1700亿元。

与此同时,土壤监测市场也被广泛看好。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土壤监测仪器设备行业市场增量可达45亿元。相关的检测机构、企业、仪器设备供应商、土壤修复技术等将因此迎来新的更大发展。

为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发,发展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基于多年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技术的研发基础,在江苏常熟某电镀场地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工程示范,为我国污染场地的电动修复技术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案例;江苏天瑞仪器研发的AFS200T双道原子荧光光谱,可以对土壤中的沉积物,如汞、砷、硒、铋、锑等重金属进行测定等等。

虽然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起步晚,技术研发水平较低,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形成基本的产业链条。随着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土壤修复市场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发展高峰期,届时相关土壤监测仪器仪表需求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全面应用于华龙一号新机组
4月27日,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展期间正式发布。据了解, “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0评论2025-04-2915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

0评论2025-04-2916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

0评论2025-04-2917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