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举一反三优化污染源普查工作

2018-03-12 10:043020
 全面普查污染源,摸清“家底”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普查工作,才能为环境质量改善打牢基础。因此,要举一反三、多管齐下,努力优化提升污染源普查工作质量。

一是严抓准确性。准确是数据的生命,这对污染源普查也同样适用。在工作程序方面,针对普查工作量大、普查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要通过完善普查相关制度、强化人员培训、购买第三方服务、在线监测数据校核等举措补齐短板。

在具体技术层面,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事业单位,设计行之有效的调查表,重点关注排污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的单位,细化主要生产环节的产排污系数,对于污染小的行业、企业适当进行简化。在实际操作层面,要加大对于农业面源、生活面源、城市初期雨水、移动源(机动车船)的关注度。准确性和科学性是普查工作的难点所在,需要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加强协调、深入研究。

二是强化针对性。普查数据最终要服务于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目标,数据的统筹和使用同样重要。从加强对污染企业监管的角度来看,污染源普查为规范涉污企业依法排污提供了依据。将污普数据与企业的排污许可相结合,作为申领、审批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基础数据,必将推动排污许可制度全面科学迅速铺开。

从助力环境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污普数据要与流域、区域性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说清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水污染防治方面,要将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与污普数据结合,以控制单元为单位,将区域内的水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再根据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对水质断面达标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更加科学有效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

从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角度来看,以污普数据为蓝本,治污将更加精准,更有利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是正视差异性。普查数据与环统数据等其他数据如存在差异,需予以核实。首先,要建立污普数据的权威性,才能正确对待和应用污普数据的结果,为污染防治服务。

其次,要正确对待数据的差异,力求准确无误。比如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工作开展以后,虽然部分采测分离所测得的水质明显下降,但是却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找到了“漏点”,对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数据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差异性来完善污普及环境统计等其他方面的填报分析方法,两者互相促进、同步完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全面应用于华龙一号新机组
4月27日,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展期间正式发布。据了解, “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0评论2025-04-2915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

0评论2025-04-2917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

0评论2025-04-2917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