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宣判

2018-08-22 14:397450
  昨天(16日),北京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案宣判,因收储废机油造成土壤污染的闫某、邹某等6人,被判决赔偿污染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85386.6元以及土壤修复费共计近12.9万元。其中闫某、邹某二人还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邹某等5人先后在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汽车修理店、摩托车修理店收购废机油,贮存在承租的库房内,并将废机油销售给同样“无证”的闫某。去年6月至10月间,闫某在“无证”情况下多次到石景山区衙门口石丰桥下大院内向邹某等人收集废机油,并通过添加水、融水剂、火碱等物品将废机油制成脱模剂出售给建筑工地使用。10月14日,闫某再次到该大院向邹某等人收集废机油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机油及其他含废机油废物均属于危险废物,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土壤、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检察院遂向法院提起刑事公诉,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闫某、邹某等6人承担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

  据统计,6人因对废机油处置不当发生渗漏,导致院内374.96平方米土壤受到污染,受污染土方量为322.38立方米。根据生物堆技术修复方式,每立方米土壤修复处理成本为400元。对查获的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共花费284270元,其中应急服务费单价为每吨6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闫某、邹某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重污染环境,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对因两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以及其他4名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污染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判决6人共赔偿应急服务费8万余元,土壤修复费共计近12.9万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昨天(4日),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示范区通过对充电基础设施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三方高效互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这个示范区覆盖

0评论2024-03-06503

全国政协委员孟振平: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 | 两会时间
中国能源网3月5日讯(记者 刘澄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对供电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建议,要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进一步缩小城

0评论2024-03-06494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