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8年中国危废处理细分市场分析 工业危废处理潜在规模最大

2018-10-07 15:301900

2018年中国危废处理细分市场分析 工业危废处理潜在规模最大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医学科研及教学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弃物成份多种多样,有塑料制品、玻璃、纸类、棉纱、病人排泄物、手术切除物、动物尸体、病人血液等。其所带的病原体比普通废弃物多达成百上千倍。如果对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将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感染性和损伤性废弃物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人体的伤害及疾病的传播;病理毒性废弃物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的提高,临床上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医疗废弃物的产生量大幅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6年,我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已达到191.96万吨,同比增长5.22%。

除一些中心城市外,大部分城市及县乡镇的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完善,多数医院没有将医疗废弃物收集贮存。对一次性用品处理不彻底,回收后成为新的污染源;锐器管理存在很大隐患;医疗废物贮存运输、焚烧不规范。而这些医疗废弃物中存在着大量细菌、病毒及有害物质,在腐败分解时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于其危害性,随着我国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医疗废弃物处理有望迎来发展契机。预计到2023年,医疗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达到122.75亿元。

核废料处理市场

核废料泛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以及核反应堆用过不再需要且具有放射性的废料。主要分为高、中、低水平放射性三类,其中高放废料占核废料体积比为3%,放射性份额占比却高达95%。

2015年我国累计产生乏燃料约3000吨,对于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来说,一般换料周期为1或1.5年,每次换料卸出的乏燃料约为25吨。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机组将达58台,据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将每年产生乏燃料1275吨,累计产生乏燃料7925吨。按照乏燃料处理费用800-1000美元/kg计算,到2020年我国乏燃料处理费用将达63.40-79.25亿美元。

另外,以每年每台核电机组产生60立方米固体废物包计算,预计2020年我国每年将产生多达3480立方米的固体废物。然而,我国目前仅有中低放核废料处置场3座,分别为西北处置场、北龙处置场以及飞凤山处置场,其规划容量分别20万立方米、8万立方米以及18万立方米。因此,我国中低放处理能力十分紧缺,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工业危废处理市场

工业危废是危废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废碱、废酸、石棉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无机氰化物废物、矿物废油等。从行业来源看,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相比于一般的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废具有不易降解、毒害性、腐蚀性等特点,随意放置或排放会对水体、大气、土壤乃至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妥善处理工业危废非常重要。

近年来,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也快速增加。2016年,中国214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44.6万吨。

随着工业危险废物的增加,国家会增加危废市场投资,同时,该行业的企业规模会逐渐变大,兼并收购增加。预计到2023年,工业危废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629亿元左右,2018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34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19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15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