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环保业蹿“虚火” 亟需回归服务本质

2018-12-11 16:215040
 近日,在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8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上,针对环境产业的热点,与会代表共同探索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与路径,共谋环保产业与绿色发展。他们认为,环保产业的发展,不应依赖政策的推动,而是要与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提升环保产业价值。

1.jpg

当前,在环保政策逐渐趋严、环保督查持续加码、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之大的背景下,巨大的环境治理市场空间正在加速释放。同时,受到去杠杆和规范PPP业务的影响,环保产业也陷入多重困境。面对机遇和挑战,新时期环保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蝶变?

近日,在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8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上,针对环境产业的热点,与会代表共同探索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与路径,共谋环保产业与绿色发展。他们认为,环保产业的发展,不应依赖政策的推动,而是要与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提升环保产业价值。

政策驱动释放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土十条”“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保政策法规发布和实施,以及环保督查力度升级,环境治理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推动我国环保产业从“蹒跚起步”到发展壮大,市场日益繁荣。

数据显示,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持续增加,从2004年的600亿元市场规模增长张到2017年的13500亿元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长率在27%左右。同时,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4的约0.4%到2017年的月1.6%。2017年,498家上市环保企业和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7623亿元,占全部统计范围内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的65%左右。

同时,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引进消化和再创新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比如研发了焚烧烟气控制系统、渗滤液处理等垃圾处理技术,大型工业装置除尘、烟气脱硝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重点流域和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与污染土壤修复等成套技术与装备,以及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等污染源在线监检测技术等。目前,我国环保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局部领跑、总体平行跟进的态势。

未来,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政策日益完善,环保产业仍将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巨大、前景更加诱人,到2020年环保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5万-2.2万亿元之间,年增长率约为13%-20%。

产业发展存在不足

虽然在政策驱使下,我国环保产业增长迅猛,但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

据介绍,从企业规模看,目前我国环保企业依然是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主。2017年统计的7100家环保企业中纳入统计的小型微型环保企业约占70%,而大中型环保企业占比30%,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19家,年营业收入达50亿-100亿元的为17家。

同时,环保企业数量规模和相应的产值在我国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大体上东部企业数量占50%,营业收入占60%,中部、西部和东北这三大块区域企业数量大概占50%,营业收入只占40%左右。此外,知名环保企业和品牌少,大型环保企业国际化程度也较低,并缺乏对国际市场和国外市场了解的专门队伍。

此外,环保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在瀚蓝环境总裁金铎看来:“我国整个环保产业发展时间不长,目前整体属于粗放式发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水平不高,竞争趋于同质化,不利于行业发展。同时,商业模式还有诸多缺陷、不足和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热议的PPP模式。”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很多环保企业虚火过旺,被套进在PPP的虚火当中,发展突飞猛进,今年PPP项目一刹车促使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

“PPP模式是一种商业模式。通过PPP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环保企业,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会长、苏伊士新创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说:“但是,目前PPP项目发展不规范。以河道治理PPP项目为例,这些PPP项目大多数存在重投资不重运营、重形式不重效果、重投入不重回报的现象,造成资金风险。”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环保产业之所以面临一些挑战,原因在于过去的发展偏离了环境产业的价值本质,是基于政策驱动下的疯长而不是基于环境产业价值的成长;没有充分发挥专业力量来解决或提供更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是片面地强调了资本方面的优势导致了PPP模式下出现了投资与产能不能匹配的问题。

回归环境服务本质

面对这些问题,环保产业如何回归环境服务本质,成为业界需要深入探讨的焦点话题。赵笠钧表示,必须坚守环境企业的本质,用对品质和创新的坚守推动环保产业的生态演进,为社会带来环保产业新的价值创造。

“现在,环保市场以资本拉动为主,成为投资热。需要从技术、运营、标准化等方面强化。”天津创业环保董事长刘玉军说:“企业要根据自身能力考虑适度发展规模。同时,更加强调开放与创新,开放包括技术平台、资本平台、管理平台、运营平台等。创新是有时间过程的,不会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打铁还须自身硬。”

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也表示:“环保企业要保持适度发展规模,实现商业模式成熟,并要推动技术进步。”

“要充分的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完善环境资源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以及创新的专业力量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赵笠钧表示 ,“国家在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时,应该更多的采取市场化的手段,逐步的完善价格、财税、投入、金融等经济环境的政策,借助市场力量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同时,环保产业要放眼整个生态环境事业当中去寻找机会,从过去的末端治理向绿色制造、绿色消费、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方向移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天空神镜”列兵布阵:光热发电崛起 但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悄然兴起。尽管这里阳光炽烈、风沙肆虐,但却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气温仍低至零下七八摄氏度,北风呼啸,山巅积雪未融。

0评论2025-03-11135

加快推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2025年两会背景的建言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正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型储能作为电网灵活性调节的关键支撑技术,是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

0评论2025-03-11120

新型储能产业“长坡厚雪”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一年春好处,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领域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推动

0评论2025-03-11116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