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九家光伏玻璃企业倡议抵制“白砒霜”:恶性竞争侵蚀行业根基

2025-02-10 11:35390

在光伏行业遭遇“寒冬”之际,恶性竞争已从主产业链各环节蔓延至辅材环节,特别是光伏玻璃领域。

近日,九家光伏玻璃企业联合发布的《光伏玻璃行业拒绝恶性竞争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在网络流传。该《倡议书》直指市场中出现一些的不良现象:部分厂家漠视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弃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而不顾,使用价格低廉但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白砒霜”)作为光伏玻璃澄清剂。

提出倡议的九家光伏玻璃企业分别为彩虹新能源(0438.HK)、亚玛顿(002623.SZ)、福莱特(601865.SH,06865.HK)、安彩高科(600207.SH)、旗滨集团(601636.SH)旗下湖南旗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新福兴硅科技有限公司、凯盛新能(600876.SH,01108.HK)、信义光能(00968.HK)、南玻A(000012.SZ)。

经《中国经营报》记者求证,《倡议书》内容属实。上述一家光伏玻璃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行业上下游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光伏组件企业基于自身的经营压力也更加重视管控原料采购的成本。在此背景下,光伏玻璃企业作为供应商进一步承压,有的企业便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低价恶性竞争,并一再降低成本、突破底线,利用三氧化二砷作为光伏玻璃澄清剂。”

该高管指出,这是一种对光伏玻璃行业和整个光伏产业影响恶劣的行为。

据介绍,光伏玻璃企业常用的澄清剂为焦锑酸钠,是光伏玻璃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可有效提升透光率及产品质量。“然而,随着锑价大幅上涨,焦锑酸钠成本在光伏玻璃生产成本中占比进一步提升,有的企业便利用三氧化二砷对焦锑酸钠进行替代。而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国家严格管制使用的剧毒物质,企业不合规不合法地使用将对环境和工人健康可能造成严重伤害。”该高管说。

“这还将对光伏玻璃下游的光伏组件环节产生不利影响。”上述高管表示,光伏组件属于出口型产品,一旦出口到欧盟及其他地区,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将面临大规模被召回的风险,这势必会严重损害中国光伏制造的国际品牌形象,以及中国作为光伏大国的声誉。

《倡议书》强调,在玻璃配方中加入“白砒霜”,不仅对环境和产品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还严重违背了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引发恶性竞争。同时,这种依靠降低产品质量标准、忽视环境与安全责任的恶性竞争行为,是对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的侵蚀。

上述高管说:“目前,我国光伏玻璃行业对此非常重视,因此自觉联合抵制这种违背商业规则的行为。”

九家企业在《倡议书》中还进一步提出,要加强质量自律,提高违法成本。全体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坚决杜绝在产品中使用三氧化二砷等有害元素。同时,行业协会、光伏组件企业、终端客户、监管部门应共同发力,对于违规使用有害元素、参与恶性竞争的企业,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实施严厉的经济处罚、信用惩戒等措施,使其违法成本远远高于非法所得,从而形成强大的威慑力,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九家企业还建议,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共同抵制含有害元素的光伏玻璃产品及企业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下游组件企业和终端客户在采购过程中,应加强对产品成分的检测与把关,优先选择秉持环保理念、产品质量过硬的供应商,并及时向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举报不良产品与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光伏玻璃企业将三氧化二砷用作光伏玻璃澄清剂的情形并不具有普遍性。另一家参与倡议的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老牌光伏玻璃生产厂家基本不会使用三氧化二砷,新入行的企业才敢这么做,现在只有个别企业使用。”

记者注意到,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在光伏主产业链各制造环节(即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深陷供需错配困境的同时,光伏玻璃也出现供过于求,企业的经营业绩普遍面临亏损或下滑的困境。

以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为例,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38亿元到10.76亿元,同比减少61%到66%。

福莱特方面表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组件出货量持续低迷,同时光伏玻璃产能供应充足,导致光伏玻璃出现供过于求情况。受此影响,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2023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4年10月以来,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供需格局改善,防止和化解光伏产业“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和协调下,企业通过自律减产,抵制低价中标,以期改变行业生态。

2025年1月2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进一步作出“反内卷”行动,宣布将针对光伏组件组织开展质量抽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当前,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光伏行业陷入“内卷式”恶性竞争,特别受企业亏损运营影响,光伏组件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响应行业呼吁,拟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权威第三方质检机构,针对组件产品特别是分布式市场的光伏组件开展质量抽检工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全面应用于华龙一号新机组
4月27日,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展期间正式发布。据了解, “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0评论2025-04-2912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

0评论2025-04-2913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

0评论2025-04-2914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