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走进新国企:20家媒体组团打卡中车株洲所硬核科技

2025-04-23 11:45230

4月16至17日,“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暨“绿动株所·新能源品牌向上”媒体开放日在湖南株洲举办。来自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资报告、中国能源报社等主流媒体和风、光、储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行业媒体记者齐聚中车株洲所,深入探访其在轨道交通及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成就,亲身感受前沿科技创新的独特魅力。

深入半导体产业园,探索“芯”力量

媒体团第一站来到中车株洲所半导体产业园。在产业园内,记者们深入半导体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中车株洲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产品研发和工艺以及应用领域等情况。中车时代半导体拥有集成中欧先进设计与制造资源的国家级功率半导体产业平台,其产品覆盖 750V~6500V全电压等级,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输配电、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及工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车株洲所在半导体产业的强大实力与广阔前景。

探访制造中心,见证轨道交通“心脏”诞生

第二站,媒体团来到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这里是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系统专业化生产基地。该中心每年可满足200列“复兴号”动车组、1000列标准地铁、840列“重载”机车所需“心脏”和“大脑”的装车需求,其生产的产品还涵盖列车监控、工业变流、新能源变流等领域。在参观过程中,媒体团不时展开交流,对轨道交通核心部件的制造基地表现出浓厚兴趣。

参观创新展示中心,领略科技前沿成果 

第三站,媒体团来到中车株洲所创新展示中心。在这里,记者们通过丰富的展示内容,深入了解了中车株洲所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深厚积累与前沿成果,进一步感受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担当与实力,对未来产业发展充满期待。

走进零碳产业园,感受新能源产业新活力

随后,媒体团来到中车零碳产业园。该产业园于2024年12月正式落成,项目占地245亩,具备10万级洁净车间,将形成每年超200万台套电驱系统及部件产品交付能力,有力支撑中国中车集团汽车电驱产业向行业头部进军。媒体团参观了中车电驱展厅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制造车间。生产车间内,随处可见的智能化设备吸引媒体团驻足观看,记者们不时提问交流,详细了解其生产规模和产能等情况。

走进风电与储能基地,探秘新能源技术魅力 

最后一站,媒体团来到风电整机、储能系统制造基地。

在风电整机制造基地,记者们近距离观摩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装配过程。该基地采用模块化、柔性化生产线,可适配多种机型,满足全球市场的定制化需求。依托株洲所强大的高端装备制造体系和中车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株洲所风电面向风电产品全生命周期构筑了六大技术平台和六大保障体系,为大基地、山地、高原、分布式、海上等应用场景的最优LCOE提供中车方案。截至2024年,中车株洲所已为风力发电企业提供了13000余台风电整机。

在储能系统制造基地,媒体团深入了解了源网侧及用户侧电池舱系统的研发与集成,感受中车株洲所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深耕能源行业二十余年,中车株洲所已打造电池PACK/簇、BMS、PCS、EMS储能系统全产业链,可提供分布式小容量储能到集中式大容量储能的多种定制化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中车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超30GWh,并网容量超20GWh,排名稳居国内第一,跻身储能系统集成商头部。

对话科技创新先锋,共话绿色未来

在集中采访环节,中车株洲所党委副书记王鹏、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及新能源领域专家与媒体团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公司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轨道交通、清洁能源、汽车与工业三大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企业文化建设等。记者们围绕技术研发、市场应用、杰出科技人才培养及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踊跃提问,与会领导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冯江华在交流中重点介绍了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突破,他强调,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中车株洲所长期坚持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科技人才梯队建设。

王鹏表示,中车株洲所将持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为国家“双碳”目标和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结束后,记者们与中车株洲所的技术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记者们纷纷表示,中车株洲所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积极践行国企使命担当,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众多行业领先的标志性产品。他们对中车株洲所未来在轨道交通和新能源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发展充满期待,相信其将继续引领行业潮流,为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此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不仅让媒体记者们深入了解了中车株洲所在轨道交通及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发展前景,也进一步彰显了中车株洲所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中车株洲所将继续深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全面应用于华龙一号新机组
4月27日,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展期间正式发布。据了解, “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0评论2025-04-2910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

0评论2025-04-2912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

0评论2025-04-2913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