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服务功能将提升20%

2018-02-24 16:463470
 国家林业局日前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以生态保护科技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森林保护、湿地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示范,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和协调发展带。


《方案》明确,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创新行动的总体目标是: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创新团队,突破全流域森林保护、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生态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按区域、分领域集成一批适用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与模式,建成一批国家林业科技创新基地、成果应用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生态服务功能提升20%以上,林地综合经济效益增加20%以上。
《方案》提出,科技创新行动将重点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监测网络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与重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沿江城市群生态功能提升、生态产业、生态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长江上游脆弱区生态修复、长江中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中下游水源地生态保护、长江流域防护林功能提升、长江流域生态产业提升等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健全满足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的标准体系、强化各相关标准实施。
《方案》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职能定位、区域优势和任务分工,形成行业部门、科研单位、社会团体等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实施模式,加强重点任务的统筹部署及创新资源的统筹配置。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强科技投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区域之间沟通协调,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现有科技计划和项目与本行动方案的衔接与统筹,鼓励地方财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办法,引导成果、政策、服务等科技要素深度融入林业生产建设全过程。推动林业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成果政府采购机制,完善激励评价等科技创新政策措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全面应用于华龙一号新机组
4月27日,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展期间正式发布。据了解, “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

0评论2025-04-2911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

0评论2025-04-2912

坚持自立自强 突出应用导向 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

0评论2025-04-2913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