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环卫项目人均创收没有捷径可走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0-20 14:44 回复:0 关注量:26

 

人均创收低是我国环卫行业多年来难以纾解的痛之一,很多企业因此对环卫市场望而却步。不过我们也发现,近年来随着客户需求升级,合同金额大、年化金额高、服务年限长、服务内容广泛、以PPP模式为主的环卫一体化项目层出不穷,环卫工人人均创收也屡创新高。而对标国外领先实践也不难发现,我国环卫工人人均创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就如何提高环卫工人人均创收,辰于认为,合理比例的劳务派遣是可行的,但环卫企业更应清楚,增加服务内容(或面积)提高收入、提升环卫机械化率减少工人数量,这才是应有之义,提高人均创收并没有捷径可走。


对此,我们建议环卫企业应不仅盯紧政府客户,还要关注企业用户、社会主体以及居民等新客户,通过获取横向或纵向一体化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或面积,“做大分子”增加收入;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置得宜的车,机械化率越高越好。所谓“得宜”,环卫企业需要在“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购买成本与使用成本、掌握好投资节奏”等三方面下足功夫。


人均创收低,环卫企业难以纾解的痛

干活累、工资低、待遇差是全国500万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盈峰环境2021年5月发布的《2020年环卫工人收入现状及环卫装备替代人工发展潜力白皮书》显示,目前环卫人员收入普遍偏低,实际平均收入为2326.32元/月,虽超过政府规定要求,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普遍较大。


与之对应的是,环卫工人的人均创收也处于较低水平。例如,以环卫服务为主业的玉和田与侨银环保,2019年分别有员工6.1万人、4.4万人,人均产值分别仅为5.9万元、5.0万元;除环卫业务之外,同时有装备业务的龙马环卫、有末端处置业务的启迪环境的人均产值则分别达到了12.3万元、10.6万元(见图1)。由于人均创收低,很多企业对环卫市场望而却步,尤其是将人均创收作为重点考核指标的国有企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