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配太阳能……襄阳人的住宅要有大变化!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1-04 19:30 回复:0 关注量:40

  


 

襄阳人买的房子


或许将配太阳能和地热了




《襄阳市“十四五”建筑节能


和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简称规划)


正在公示


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规划提出


这些建筑


要配有太阳能和地热


今后,我市新建、改建、扩建建筑18层(含)以下住宅(含商住楼)和宾馆、酒店、老年人公寓、学生宿舍、托幼建筑、健身洗浴中心、游泳馆(池)等热水需求较大的建筑,应统一同期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上部应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比例应达到单栋建筑总户数的50%以上。


政府办公建筑、公益性公共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或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鼓励其它公共建筑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可再生能源,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同时,我市将积极推进


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


大力发展屋面光伏电站、光伏瓦、光伏幕墙、光伏天窗、光伏遮阳板等建材型光伏技术在城镇建筑中一体化应用。




大力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


在资源条件适宜地区,优先发展工业余热和再生水源热泵(含污水、工业废水等),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含江、河、湖等)地源热泵,适度发展地下水地源热泵,规模化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建筑利用。




除了统一配有太阳能和地热


未来五年


襄阳人的房子


还将有这些变化


加强绿色建筑管理


实现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绿色建筑规模快速增加、同时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也大幅提高,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167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提高到100%,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达到31项,超额完成省住建厅下达的目标要求,实现了襄阳市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 《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今年,中心城区、绿色生态城区范围内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保障性住房与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地产项目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在土地出让、规划许可中,均明确绿色建筑星级要求。


加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推进东津新区、尹集城乡一体化田园新城、庞公新区三个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实施与后续评估,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美丽宜居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全过程。引导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建筑群和社区推进,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创建,实现资源共享,营造绿色宜人环境。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856万平方米,当年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增建筑竣工面积的比例达80%,星级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20%。


推动装配式建筑落地实施


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扩大装配式建筑覆盖范围,提升装配式建筑面积,所有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项目和新建保障性住房、还建房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新开工住宅应用面积达到30%以上。


统一装配式建筑标准,逐步提高襄阳市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7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应用比例达90%以上。


培育装配式建筑构件及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完善全产业链;完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渠道,提高建材产品质量,逐步扩大“禁实”覆盖范围。


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进程,持续扩大磷石膏消纳能力。从生产方式、销售渠道、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巩固已建项目、在建项目的产能和消纳能力。加快推进拟建项目的落地实施。积极打造磷石膏综合利用行业产业链,推广磷石膏成熟技术。结合产学研创新模式,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及生产设备研制,形成体系科学、模式创新、技术成熟的磷石膏新型建材基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