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北京市共受理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事项1795件
2022年1月,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受理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事项1795件,其中市生态环境局接收285件、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接收1510件,均按时办结。
按受理渠道分类
受理的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事项按受理渠道分:来访3件、占比0.17%,来信9件、占比0.50%,来电1530件、占比85.24%,网络105件、占比5.85%,微信148件、占比8.24%。
按环境要素分类
受理的投诉举报事项按涉及环境要素分:大气占42.4%,噪声占34.6%,水占2.4%,固废占2.0%,辐射及其他占18.6%。
大气污染方面,反映餐饮油烟、企业废气和异味较多,分别占涉大气举报的37.5%、22.9%和20.1%;噪声污染方面,反映商业经营固定设备噪声较多,占涉噪声举报的94.9%;水污染方面,反映生活污水较多,占涉水举报的62.8%;固废污染方面,反映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较多,分别占涉固废举报的47.2%和47.2%;辐射及其他污染方面,反映环保审批较多,占涉辐射及其他举报的61.8%。
按发生地分类
生态环境诉求数量较多的区是: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顺义区、昌平区。
典型案例
(一)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6号一超市油烟净化设备噪声扰民
接诉:市民微信反映,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6号一超市油烟净化设备噪声扰民。
即办: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接到诉求后,立即转交西城区生态环境局办理。经现场调查核实,市民反映的超市二层楼顶新安装的油烟净化设备运行时产生较大噪声。西城区生态环境局要求该单位采取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经复查,该单位已完成整改。经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回访,举报人称反映的问题已解决,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二)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5号一公司异味扰民
接诉:市民微信反映,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5号一公司有化学异味。
即办: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接到诉求后,立即转交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办理。经现场调查核实,市民反映的公司日常从事芯片修改,修改前对部分芯片使用酒精、硝酸、丙酮进行清洗,产生的废气经活性炭净化后排至北侧墙外。因废气排放口位置较低,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海淀区生态环境局要求该单位将废气排放口移至房顶,避免异味扰民。经复查,该单位已完成整改,经监测,废气排放监测结果达标。经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回访,举报人称反映的问题已解决,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市民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可随时举报
市民可随时通过12345热线电话、“12369环保举报”微信、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栏目“投诉举报”专栏等渠道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也可通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府网站“有奖举报”专栏、微信公众号“北京生态环境有奖举报”等途径参与环境监督。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在接到市民投诉举报后,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转交市生态环境局有关部门或相关区生态环境部门办理。在诉求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相关工作规范依法依规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