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18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 董明珠能打开“造车”想象空间吗?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09-02 16:38 回复:0 关注量:29

  

  


图源银隆新能源官网



8月31日,海尔智家市值超过格力电器,坐上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二把交椅”。而在同一天,格力电器控股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隆新能源”)的新闻同时吸引了家电与汽车两个行业的目光。



与银隆渊源已久 “造车”未来几何?



8月31日晚间,格力电器披露公告,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以18.28亿元拍下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个人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其实,早在2016年,格力电器就希望收购银隆新能源,但当时被否决;之后,董明珠以个人名义,拉上万达、京东等企业,向银隆新能源增资30亿元,获得了22.388%的股权。2017年3月,董明珠进一步增持,成为该企业的第二大股东。



据公开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东珠海,是一家以锂电池产业为经营核心,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



近几年,银隆新能源管理混乱、资金链断裂、工厂停工等负面消息不断爆出。2020年银隆营业收入43.25亿元,净利润-6.88亿元。而2021年前7月,银隆仅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净利润-7.63亿元。



虽然银隆新能源仍处于经营困难的时期,但在格力电器看来,这次收购能够助力公司全面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道,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号召。在产业方面,银隆新能源拥有闭合式循环产业链,钛酸锂、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充足,是全球少数掌握纳米级钛酸锂材料及电池生产工艺的新能源企业之一。格力电器将充分借助银隆新能源的纳米级钛酸锂技术,全面加速现有多元化业务发展,并在锂电池相关技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等领域进行合作开发。



“目前银隆新能源主要布局在新能源客车市场,但这个市场相比乘用车市场要小很多,增长前景有限。”汽车工程师朱玉龙对天目新闻记者表示,银隆新能源引以为傲的钛酸锂电池不能用在乘用车上面,是格力电器未来所面对的最不确定因素之一。



而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对格力控股银隆新能源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高速发展,格力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三年前,银隆新能源的钛酸锂电池由于不符合国家的补贴标准,已经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只用在新能源客车上。但是如果未来可以进行创新与二次开发,在乘用车市场上也是有一定想象力的。



家电三巨头竞争激烈 格力电器市值被反超



反观家电市场,半年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上半年实现营收910.52亿元,同比增长31.01%。上半年主营业务空调营收占比高达73.79%,高于2020年的70.08%。



另外两家国内家电巨头中,美的集团实现营收1738.1亿元,同比增长24.98%;海尔智家实现营收1116.19亿元,同比增长16.6%。



国内“家电三巨头”在资本市场也表现各异。格力电器市值在8月31日被海尔智家市值反超,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之后海尔智家股价再一次拉升,截至9月1日收盘市值达2720亿元,跃升至第二。美的依旧坐稳家电行业老大的位置,市值达4828亿元。



“格力电器的高增速主要得益于2020年上半年偏低的基数,其在去年同期仅实现营收695亿元。而从营收规模看,格力与老对手美的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有业内人士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分析三家企业的总体情况,格力电器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相对偏低;海尔是三家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家,也是高端化转型效果最高的一家,其场景生态战略布局也备受关注;美的则发展比较均衡,也是目前营收规模、盈利规模以及市值最高的一家。”



刘步尘认为,家电行业未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家电企业往生态场景平台发展,是寻找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出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