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渗透率或接近30%,新能源市场爆发临界点来了?
当下,在“双碳”战略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亦正在加速向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新机遇。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2.5万辆和179.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4%和3.5%,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8%。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四个月出现的环比、同比双降的现象。从基数看,8月的产销量不仅低于去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更是下降了13.4%和8.2%。
尽管汽车行业整体面临着巨大压力,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跑赢大市,产销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万辆和32.1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万辆和26.5万辆,同比均增长1.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7倍。
这是有史以来,新能源汽车月产销量首次双双超过30万辆,8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提升至17.8%,1-8月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继续提升至近11%的水平,这意味着每销售10辆车,便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及其渗透率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芯片荒与冷中一道亮光,超出很多人的预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企业达成的共识:要加快减碳步伐以应对气候恶化。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目前,国内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0%,根据工信部此前的规划,2025年这一渗透率能达到20%,不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汽车电动化明显提速,业内普遍认为,到2025年中国汽车的新能源化渗透率有可能会达到25%到27%,或是接近30%,超过既定的规划目标,碳中和的时间也可能会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