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波A股市场的反弹行情中,“年轻”基金经理的重仓股似乎跑得更快。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新能源行情在A股走强,已使得具有相关研究员背景的基金经理成为稀缺之物,新能源主题基金几乎清一色采取“新老”搭配的双基金经理策略,而这些新人大多担任基金经理不足两年,但都具有行业研究背景。
对此,多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坦言,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业绩来源主要建立在基金经理早期的行业研究上,老将大多与消费、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相关。新基金经理霸屏的背后,得益于最近几年才设置的新能源研究员,这些研究员开始被提拔为基金经理,一些相关基金采取“新老”搭配,也是以新人的研究背景弥补老将的能力圈。
顶流不“顶”
“年轻人”霸屏排行榜
在资深人士管理的顶流基金陷入煎熬之际,基金业绩排行榜上已是越来越焕然一“新”——基金“新手”所买的重仓股跑得比较快,似乎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全市场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经理是黄海,黄海管理万家基金旗下的万家宏观择时基金。黄海算不上太年轻,但在管理基金这件事上,他显然还算是个“年轻人”。
自2020年9月担任基金经理以来,黄海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只有不足两年。尽管如此,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基金今年以来所获收益却已高达53.72%。在年内全市场主动型基金经理排名中,进入前十的还有缪玮彬,他所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灵活基金年内获得了超过21%的正收益,而作为基金经理,缪玮彬的公募实战经验尚不足5年。
此外,进入年内全市场主动型基金经理排名前十强榜单的贾腾、孙欣炎、周紫光、武阳等,实际上也都是行业内陌生且年轻的面孔。贾腾出生于1988年,2019年才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他所管理的浙商智选价值基金年内已获利15%;先锋基金的孙欣炎年龄更小,他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不足3年,但由他管理的先锋聚利混合基金年内也获得了14%的正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基金公司之所以能够进入年度业绩十强、二十强,往往都是借力年轻选手来完成的。
在2021年度的业绩排名中,1988年出生的崔宸龙于2020年7月才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但在第二年的全市场竞争中,这位新人就斩获了2021年度的全市场冠军,他所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在该年度收益高达120%。也是在去年,当时还只有3年基金经理经验的廖瀚博,一度将长城环保主题基金带入全市场五强,最终实现了100%的年度收益。此外,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鑫享基金、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基金也都被视为“年轻人”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