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生意不易,却也有逆风而动的惊喜。
衡阳县一环保企业加紧生产玻璃钢一体缠绕化粪池。刘欣荣 摄
7月11日,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透露,今年截至目前,湖南省已争取到中央环保专项资金31.66亿元,同比增长45.3%,创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湖南省还成功申报“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争取到中央资金20亿元,其中6亿元即将到位。
“还有长江绿色发展基金一期880亿元、三峡集团向长江经济带投资5000亿元用于生态环保……总的来讲,湖南环保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该协会如此表示。
这个“生意”究竟有多大
就在上个月,省工信厅发布了《湖南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到2025年要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实施55个百亿级绿色低碳制造业项目。
这是一个“风向”。
实际上,在疫情常态化的现状下,即使经济压力较大,从中央到湖南省级财政都在持续加大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投入力度。
“今年,中央安排了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00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2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5亿元、20亿元投入。”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央层面,“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始终坚定,“十四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年均投资需求约1.4万亿元到1.6万亿元、碳达峰年均投资需求约2.1万亿元。
湖南省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童迪 摄
湖南省除了加大争资立项的力度,省财政对生态环保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3.36%提高到5.2%。
“说全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千亿级市场,毫不夸张。”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认为。
“蚂蚁雄兵”能不能Hold住市场?
湖南的环保企业能不能Hold住“千亿级”的生态环保市场?
客观讲,存在“变数”。
“湖南环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湖南省环保产业现状极不相称。”业内人士有此共识。
环顾整个湖南,已有环保产业从业单位1600余家,但产值过百亿元的仅有1家——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省内大多数环保企业是轻资产公司,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弱。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环保上市公司207家,其中A股企业177家。湖南省只有5家,分别是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A股177家环保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总额8414.9亿元、行业净利润498.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营收42亿元、净利润2.8亿元。而湖南环保企业“40强”中,第40名年营收刚过1亿元。
“湖南环保产业最大问题,是太缺少龙头企业。”
“金芙蓉”推动20家环保企业
列入上市后备
“上市,是环保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表示,以湖南省环保企业当前情况,达到上市要求并不容易。
《湖南省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成为一剂“强心针”。在“金芙蓉”计划中,省政府将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优化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环境、拓宽企业上市渠道、提高上市后备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会给予财政补助、加大人才支持、健全工作机制等保障。
“支持环保企业上市,是‘金芙蓉’的一个重点方向。”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说,目前,全省已有20家环保企业列入上市后备,政府部门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方案,提高“保姆式”服务。
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湖南环保产业将新增15家上市公司,新增5家产值超过百亿元的环保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