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SHEIN们的ESG,是一门打着环保主义的生意吗?

   2023-08-09 SHEIN们的ESG,是一门打着环保主义的生意吗?21
导读

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一件旧衣服的“漂流”。故事起因是这样的:在西非的海滨城市贝宁科托努,一座座由废弃衣物堆积而成的“垃圾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醒目,这些由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组成的废弃衣物由于当地缺

 

 

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一件旧衣服的“漂流”。

故事起因是这样的:在西非的海滨城市贝宁科托努,一座座由废弃衣物堆积而成的“垃圾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醒目,这些由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组成的废弃衣物由于当地缺乏足够的垃圾处理设施而被随意丢弃在海滩边。

这些衣物究竟来自哪里?今年6月,瑞典晚报Aftonbladet通过追踪这些二手衣服的“漂流过程”,回答了这一问题。Aftonbladet通过参与H&M和纺织行业知名可持续发展倡议合作伙伴I:Collect的回收衣物项目,在捐赠的十件衣服内装上了GPS追踪器。根据追踪的数据,十件衣服被送到了贝宁、南非、印度、德国、波兰,但没有一件到达I:Collect的分拣设施进行妥善处理。

十件衣服所揭开的一场“环保骗局”,让H&M这一快时尚巨头多年维护的“绿色人设”濒临崩塌。尽管H&M集团CEO Helena Helmersson否认了这一指控,但也再度将快时尚行业的ESG实践暴露在大众面前,也让人们思考这些大公司所宣扬的“可持续时尚”是否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

一位可持续时尚从业者精辟地指出:“可持续性和快时尚存在内生矛盾,作为较早开始实践ESG的行业之一,我们至今没有看到一家让人信服的绿色快时尚品牌。有的只是国际不断强化的的‘漂绿’监督,去奋力扯去行业的遮羞布。”

在近期《南方周末》所披露的《2022年“中国漂绿榜”》中,快时尚行业再度成为了重灾区。上榜的除了H&M外,中国的跨境电商快时尚巨头SHEIN也入选了这份“黑名单”,《南方周末》对这家屡次被传上市的大公司的评语是:

“作为成功的快时尚公司,没有系统性考虑衣服循环,可能会起到很坏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这些快时尚巨头并非不努力,比起那些将ESG简单理解为“绿色”或“社会责任”的行业,它们的ESG实践更加野心勃勃,不仅仅是为未来的可持续时尚描绘了细致的蓝图,而且尤其擅长讲述一些炫酷的“环保故事”。

在这场关于ESG的时尚盛宴背后,硬币的反面就像是那件衣服的“漂流”一样奇幻。

快时尚的ESG,一场“事先张扬”的盛宴

快时尚玩家们的ESG实践,其实早已事先张扬。

无论是老牌的快时尚巨头H&M、ZARA,还是如今新兴的独角兽SHEIN,“快时尚”可能是这些企业想要摘掉的最大的帽子。

对流行的追逐与唯快不破的供应链模式,铸就了“快时尚”的辉煌时刻,但眼下消费风向的转变与越发严苛的监管环境,正让这些时尚大公司力图成为一家“时尚道德企业”。

一方面,快时尚企业的这种变化来自于“消费者之变”,公众对可持续时尚的关注越来愈多。消费者研究公司凯度曾调研了32个国家的3万名消费者,结果显示,78% 的受访者会更有意向购买环保可持续产品。特别是“快时尚”行业所瞄准的“喜新厌旧”的Z世代,这群成长与消费主义文化的新世代们对环保的关注显然更多。

中国的Z世代们也逐渐关注起“可持续性时尚”的议题。根据VOGUE Business发布的《解码中国Z世代的可持续消费观》白皮书,中国的Z世代中,有54%认为可持续品牌应该确保产品经久耐用,他们也支持产品的二次循环利用,九成的Z世代会对打上“可持续”标签的品牌产生更多好感。

电商从业者多多是一位“可持续时尚”的践行者,她告诉财经无忌,她对可持续时尚的理解主要集中于决策环节,会注重购买的“有效性”:“面料是否天然,追求质量与经典款,同时大多人都接受循环时尚,会对闲置衣服进行DIY改造等。”

在多多所在的豆瓣小组“无痕生活 可持续·极简主义”小组中,不少豆友都在分享自己的“可持续时尚”实践。据多多介绍,可持续时尚提倡提倡3R原则——reduce(减少浪费)、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本质上就是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一件衣服的生命周期。”多多提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185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寻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16885号-1